台灣免費直播平台交流論壇

標題: 台灣党派立場與两岸新聞報道取向:對《中國時報》與《自由時報》...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21-4-7 23:23
標題: 台灣党派立場與两岸新聞報道取向:對《中國時報》與《自由時報》...
择要:  2008年台灣政权履历二次政党轮番後,八次“江陈”漫谈从新启動間断多年的两岸官方协商渠道,遭到國际與两岸社會各界的存眷。本钻研应用内容阐發法子,對台灣《中國時報》(支撑國民党)和《自由時報》(支撑民進党)的相干報导举行阐發,發明台灣态度在几個方面影响两岸消息報导取向:漫谈在大陆举辦時《自由時報》的采访報导機遇远远小于漫谈在台灣举辦,是以報导量颠簸较着;《中國時報》的社论和援用的動静来历绝大部門支撑“江陈會”所探究的两岸互助议题;而《自由時報》的社论和援用的動静来历,则因此否决“江陈會”探究的两岸互助议题為主。在海峡傳布钻研中有需要對党派态度與公共傳媒的两岸消息報导之間的联系關系做更加遍及的阐發。

關头词:台灣态度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江陈會”報导

1、弁言

60多年来,海峡两岸履历了“两蒋”期間的军事對立、法统角力、交换和缓,李登辉主政時代的對峙,陈水扁期間的磨合争执,到马英九主意的務實、开放、交换的成长汗青[1]。台海两岸瓜葛繁杂怪异,在没有政治接触,行政公权利没法直接参與处置的环境下,两岸交换所衍生的问题必需透過一個具备民間性子、但由行政機构拜托指定履行公权利的機构,来担當中介的脚色。1991年2月,台灣“財團法人海峡交换基金會”(即“海基會”)正式建立,辜振甫担當董事长;同年12月,大陆建立了类似性子的機构“海峡两岸瓜葛协會”(即“海协會”),由汪道涵担當會长,作為與“海基會”互動的窗口[2]。

1993年“海基會”與“海协會”初次在新加坡举行的“辜汪漫谈”,签订了四项协定,為两岸創建以對话协商解决交换问题奠基了轨制性根本;厥後两岸當局也延续透過“两會”的渠道举行屡次商谈,两边轨制化协商的機制渐渐确立;“海协會”和“海基會”原定于1995年开展的第二次漫谈被時任台灣地域带领人李登辉赴美“拜候”打断;1998年两边規复层级较低的“會面”而非“漫谈”,又因李登辉1999年提出“两國论”而再次中断[3]。

2000年至2008年,民進党在朝,陈水扁颁發台独政策,致使两岸對谈間断八年之久。2008年國民党马英九重回在朝职位地方,提出两岸“融冰政策”,两边再度規复對话。2008年5月26日,“海基會”在台灣“陆委會”授权下,提出就“两岸包機”與“大陆人民来台参觀”两项议题與“海协會”协商。“海协會”即于5月29日来電请“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长等前去大陆與“海协會”會长陈云林等商谈,是為第一次“江陈會”。漫谈時代,江丙坤還與國台辦主任王毅、中共中心总布告胡锦涛會面,标记着两岸相隔十年後再度規复谈话。

間断十年之久後海峡两岸的對话創始了台海新場合排場,成為大陆、台灣和國际媒體版面的首要消息,可以说,在汗青的鞭策下,两岸瓜葛已進入全新的成长阶段。台灣島内以國民党對阵民進党為主的政治角力始终存在,大陆赞成“两會”規复對话在機會和前提上與國民党在2008年重获台灣在朝职位地方直接相干,那末,台灣媒體,出格是党派态度较着的報纸,對付先後八次的“江陈會” 會若何報导?媒體的党派态度若何影响其“江陈會”報导?這些由媒體党派态度带来的報导差别對付咱们领會台灣公家舆论有甚麼意义?這些是本钻研但愿答复和會商的问题。

台灣以逐日刊行量来區别,共有四大報纸,别离為《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结合報》與《苹果日報》,此中《中國時報》支撑國民党,《自由時報》支撑民進党,《结合報》较為中立。本钻研重要阐發较着支撑國民党的《中國時報》和较着支撑民進党的《自由時報》對“江陈會”的報导,从報导数目,對“江陈會”代表的两岸协商互助的立場,和報纸选用的動静来历的身份等方面之内容阐發法子举行钻研。

2、台灣報纸的党派态度與“江陈會”報导

台灣報業的成长史與台灣政治場面地步的变革紧密亲密相干。1986年台灣國民党蒋經國政府對社會颁布發表竣事从1949年起头履行了38年的“戒严令”,容许建立政治性社團,1988年報禁消除。

但是,台灣媒體在解禁後的近30年的成长進程中,并无依照“自由而賣力任”的規范性理念成长出一個最少概况上去政党化态度的客觀、公道的“概念的自由市場”[4],更算不上西方消息學理念在20世纪90年月以来對消息媒體的从新定位,即作為“大众范畴”為所有长处團體供给同等的讲话機遇,讓全社會經由過程媒體举行民主协商,构成理性的大众定見引导大众事件的决议计劃[5]。相反,跟着台灣政治生态的变革,台灣報纸的“政治态度也更加偏颇”,读者可以清晰酷塑冷凍減脂,地感受到“報纸的政治态度與偏向越来越较着”,本来应當是“自由、公然、多元”的報纸政治消息常常只供给“一种声音”给读者,所谓“事变的全貌”要看态度分歧的報纸才能获得[6]。

台灣報纸的政治态度在推举時代特别表示强烈,出格是在“统独”议题上,批判“台独”态度的報纸和方向“台独”态度的報纸所选择的報导角度和動静来历呈現水果盤遊戲,出至關南北极化,乃至是“彻底违背消息專業请求”的趋向[7]。“江陈會”固然不與台灣推举直接相干,可是漫谈的内容触及到两岸将来成长的風雅向和详细计谋,與台灣島内的政党竞争其實有至關大的内涵联系關系。第一次“江陈會”的主轴是两岸三通、經濟互助,國民党在朝團队至關器重這一漫谈的“汗青意义”,視為两岸瓜葛的解冻,認為堪比蒋經國开放大陆省亲的“破冰”之举[8]。

八次“江陈會”的主题包含攸關人民福祉、財產互助、政治协商、醫药互助、學界交换、两岸經濟互助架构(即ECFA)、犯法引渡条例、常识產权,投保协定等首要议题。将来两岸在這些首要议题上的互助成长标的目的势必對两岸将来的瓜葛發生首要影响,是以,本钻研但愿經由過程比拟阐發支撑國民党的《中國時報》和支撑民進党的《自由時報》對八次“江陈會”的報导,揭露台灣報纸所代表的台灣大众舆论對两岸瓜葛的存眷核心及定見的差别。详细而言,本钻研将阐發1.两報對八次“江陈會”的報导数目;2.两報社论對八次“江陈會”的态度;和3.两報拔取的動静来历及其對八次“江陈會”触及的两岸互助主题的态度。

3、钻研法子

本钻研采纳内容阐發的法子比力《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對八次“江陈會”的報导数目,報导触及的两岸互助主题的态度差别,包含两報所采纳的動静来历的态度和两報直接經由過程社论展現的态度。抽样時候段為每次“江陈會”的前一天到漫谈竣事後一天。以“江陈會”、“两會”、“海基會”、“海协會”為關头词,在《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電子数据库中搜刮,拔取“動静”和“社论”為阐發内容。终极《中國時報》進入钻研样本的共有466篇報导,包含370篇動静和96篇社论;《自由時報》共有483篇報导,包含351篇動静和132篇社论。阐發单元為篇。

動静来历分為九类:1.台灣行政官員;2.大陆行政官員;3.國民党阵营政治人物;4.民進党阵营政治人物;5.台灣財產界人士;6.两岸學術界人士;7.外洋媒體;8.非政党但有明白政治诉求的台灣集團人士;9.美國行政官員。

動静来历表达的态度和两報的社论對八次“江陈會”触及的對两岸互助的态度分為同意和否决。

编码員間信度测试采纳霍斯提系数,由厦門大學消息傳布學院一名硕士钻研生和本文第一作者根据编码表對随機抽取的190篇(编码总篇数的20%)報导举行编码,動静来历、動静来历對两岸互助议题的态度、社论的态度三個变量的编码員間信度系数均跨越0.9,到达请求[9],然後由本文第一作者完玉成部编码事情。

4、钻研發明與會商

(一)党派态度影响两報對八次“江陈會”的報导数目

在八次“江陈會”中,第1、3、5、七次漫谈在大陆举辦,第2、4、6、八次在台灣举辦。《中國時報》對這八次漫谈的報导数目挨次為135篇、92篇、62篇、60篇、16篇、35篇、35篇、31篇;《自由時報》的報导数目挨次為39篇、93篇、58篇、139篇、37篇、63篇、11篇、43篇。

可以看出,《中國時報》對前二次漫谈的報导数目至多,然後呈降低趋向,這应當是“破冰之举”带来的器重效应。而《自由時報》報导量的颠簸则较着地與漫谈举行的地址有關,即每逢“江陈會”在台灣举辦,報导量就比第1、3、5、七次在大陆举辦時報导数目大增。本文認為两報的政党态度對付两報對八次“江陈會”的報导数目發生了影响,體如今两個方面:一是漫谈在大陆举辦時,大陆方面赐與《中國時報》更多的采访報导機遇;二是漫谈在台中举辦時,因為台灣中南部民進党支撑者较多,《自由時報》會赐與特此外器重,而且也不存在采访報导機遇的限定。

据台灣“陆委會”陈述,第一次“江陈會”在北京举辦,大陆方面只给《自由時報》一组记者證,而《中國時報》拿到较多组记者證[10],這明显是報纸的党派态度被動地對報社的采访機遇酿成的影响。第四次“江陈會”在台中市举辦,台灣中南部历来民進党支撑者较多,是以《自由時報》報导了很是多的公众或民進党人士的定見,在報导数目上與《中國時報》對第一次北京“江陈會”的報导量比肩。

(二)台灣党派态度對两報八次“江陈會”社论态度的影响

从報导情势上看,《中國時報》的466篇報导由370篇動静(79%)和96篇社论(21%)组成;《自由時報》的483篇報导由351篇動静(73%)和132篇社论(27%)组成。两報的社论均占其報导总量的20%以上,显示出两報不但饰演两岸瓜葛察看告诉者的脚色,更在两岸互動瓜葛中饰演踊跃的舆论指导者脚色。社论直接表白報社态度,那末两報對八次“江陈會”所构思的将来两岸互助成长议题的立場若何呢?表1陈述两報社论的态度。

表1显示,《中國時報》的社论,同意的有56篇,占社论总数的58%,否决的有40篇,占社论总数的42%,同意與否决的比例靠近6成對4成,可以说對八次“江陈會”整體上持同意的态度。而《自由時報》则可以说是一边倒的反對峙場,只有4篇同意,占社论总数的4%,否决的有127篇,占社论总数的96%。

社论代表報社态度,凡是由各報编缉或总编纂执笔,针對某一事務表达群情批判等定見,具备光鲜的针對性及提倡性,凡是被認為是代表了该報社對消息议题的态度。《中國時報》的社论對八次“江陈會”表达的赞建立場靠近60%,暗示该報社论整體上是支撑马英九當局的决议计劃;而《自由時報》一边倒的反對峙場则显示该報根基站在民進党的态度,否决马英九當局的决议计劃。

(三)台灣党派态度影响两報對動静来历选择及動静来历的态度

動静来历是消息報导不成或缺的元素,不但是由于援用動静来历是消息通例,表現消息的情势真實,更由于选择動静来历的進程自己就是消息媒體的把關人权利的表現,准许哪些人、哪些概念進入媒體大众范畴是媒體奇妙地、間接地表达态度的一种情势[11]。表2陈述两報對八次“江陈會”的報导所援用的動静来历。

从表2可以看出,两報都援用了遍及的動静来历,《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话语权比力集中在台灣行政官員(44%)、台灣財產界人士(20%)、大陆行政官員(17%)、民進党阵营政治人物(14%)等四类人士手中。《自由時報》援用至多的動静来历别离是:民進党阵营政治人物(33%)、台灣行政官員(33%)、大陆行政官員(11%)、政治集團人士(8%)、台灣財產界人士(6%)和國民党阵营政治人物(5%)。

本文認為两報的党派态度较着影响到八次“江陈會”報导當选择的動静来历。《中國時報》支撑國民党,是以援用马英九在朝團队的官員至多;而《自由時報》则援用民進党阵营的政治人物至多。从两報的社论态度可知,《中國時報》总體上支撑八次“江陈會”探究的将来两岸互助议题,是以台灣財產界人士和大陆行政官員被引為動静来历也较多。對民進党阵营政治人物的援用,可以看做報纸遵守消息專業主义请求,均衡報导分歧定見的方法。

两報在援用動静来历上的类似的地方是,《自由時報》也援用了较多台灣行政官員和大陆行政官員,和台灣財產界人士。

《自由時報》援用的國民党阵营政治人物的比例(5%)远远小于《 中國時報》援用民進党阵营政治人物的比例(14%),可以说這個支撑民進党态度的報纸在均衡報导方面较《中國時報》斟酌较少。此外,《自由時報》比《中國時報》援用了更多的台灣政治集團的人士,表現其“台灣优先”的主旨,也能够说表現了《自由時報》與台灣公众中支撑民進党的气力的相互共同。

党派态度也影响着两報所援用的動静来历對八次“江陈會”所持的态度,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在八次“江陈會”的報导中都以赞建立場占多数,整體上是80%同意,20%否决;《自由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的态度则有颠簸,整體上靠近一半對一半,而以同意的态度略微多一點點。

详细来看,第一次“江陈會”的主题是两岸包機與开放大陆旅客赴台参觀。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同意與否决的比例均靠近7成對3成,反应出那時台灣大众舆论接待两岸進一步相互开放、促成台灣总體經濟成长的立場。第二次“江陈會”的主题是两岸空運、海運、邮政互助與食物平安。《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一边倒地同意,認為進一步开放會削减運营本錢;而《自由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同意與否决的比例则靠近一半對一半,否决的重要来由是开放航空與海運可能會侵害台灣地域平安,另有對大陆食物平安问幸運飛艇技巧,题的担心,惧怕开放後會有更多黑心食物入口至台灣。

第三次“江陈會”的主题是两岸配合冲击犯法與司法合作、金融互助、按期航班與陆資来台投資。《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一边倒地同意;《自由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4成同意,6成否决。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都同意金融互助,两边銀行互設处事點和按期航班,為台商带来更大便當。但在配合冲击犯法與司法合作方面,《中國時報》所援用的動静来历持高度赞赞成見,認為大陆不會再成為台灣通缉犯的出亡天國;而《自由時報》所援用的動静来历则持相反定見,認為两岸法令存在极大的差别,互助没有光亮将来。在陆資来台的议题上,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均持否决定見,認為陆資来台會掏空台灣財產,買光台灣財產,造成人材與技能流失。

第四次“江陈會”的主题是两岸农產物检疫、防止两重课税及增强税務互助、渔船海員劳務互助及尺度计量查验認證互助。《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同意與否决的比例為8成對2成;而《自由時報》则為6成對4成。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都同意台灣农產物對外出口以增长农夫收入;都同意尺度计量查验互助以削减计量单元分歧带来的贫苦。《自由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否决渔船海員劳務互助,認為东南亚渔工更廉價,不需與大陆签定协定;否决税務方面互助,来由是两边税務法令条则差别甚大,有可能造成台商被正當两重课税。

第五次“江陈會”的主题是两岸經濟互助架构與常识產权庇护互助。《中國時報》與《自由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同意與否决的比例都是8成對2成。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都同意签订两岸經濟互助架构协定,来由是可讓台灣地域與列國签定免税或减税协定,防止被边沿化,是首要的經濟利好。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都否决常识產权互助,来由是两边法令差别大,担忧台灣新作品一在大陆上市就被盗窟,造成丧失。

第六次“江陈會”的主题是两岸醫药卫生互助與投資保障。《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同意與否决的比例為8成對2成;而《自由時報》则為4成對6成,否决定見占多数,来由是大陆不可熟的保险轨制與法令保障轨制不會赐顾帮衬台商,台商若在大陆承受丧失获得补偿的機遇很低。

第七次“江陈會”的主题是两岸核電平安互助和財產互助。《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同意與否决的比例是9成對1成;而《自由時報》则是5成對5成。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對付核電平安互助都持赞赞成見。《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同意財產互助,認為可以使两岸互相转移技能、人材活動;而《自由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则持相反定見,来由是台灣的出產技能可能大量流失,人材紧张外流。

第八次“江陈會”的主题是两岸投資保障與海關互助。《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同意與否决的比例是7成對3成;而《自由時報》则是3成對7成。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都同意海關互助,認為冲击私運可以削减市場上的不良產物。《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同意两岸投資保障协定,認為可以增强與大陆互助,保障台商长处;而《自由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否决,来由是國民党當局没有详细辦法保障台商,而是拿台灣資本與保障去保障外資。

5、结语

2008年,間断已久的两岸漫谈从新开启,八次“江陈會”的议题触及到两岸瓜葛的将来成长走向,势必對两岸将来的瓜葛發生首要影响。本钻研应用内容阐發法子,對分歧党派态度的两家台灣報纸,即支撑國民党的《中國時報》和支撑民進党的《自由時報》,對八次“江陈會”的報导举行比力,發明報纸的党派态度影响两報對八次“江陈會”的報导数目,和報导中显示出的對两岸互助议题的立場。

在大陆举辦漫谈時,《自由時報》因為采访機遇受限,報导量较着比漫谈在台灣举辦時少。《中國時報》的社论整體上支撑八次漫谈触及的两岸互助议题,而《自由時報》的社论是一边倒的否决八次漫谈触及的互助议题。報纸的党派态度還影响两報选择的動静来历及其對八次“江陈會”的态度。《中國時報》援用至多的動静来历是台灣行政官員和台灣財產界人士,而《自由時報》援用至多的是民進党阵营的政治人物和台灣行政官員。《中國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压服性地支撑八次“江陈會”触及的两岸互助议题,而《自由時報》援用的動静来历则一半支撑,一半否决。

八次“江陈會”触及的两岸互助议题中,触及經濟互助的议题根基上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都持同意定見,而触及政治和法令议题時,两報援用的動静来历皆持否决定見。政党态度對峙的两份報纸對八次“江陈會”報导的這一配合點可以说在必定水平上揭露了台灣報纸所代表的台灣大众舆论對两岸瓜葛的存眷核心及定見的差别,為此後大陆對台鼓吹供给了有利的决议计劃根据,可由經濟层面着手,注意两岸經濟互助的主题,夺取更多大众舆论對两岸增强互助的支撑。同時,因為八次“江陈會”总體上作為政治议题的特性很是较着,将来海峡傳布钻研中有需要對党派态度與公共傳媒的两岸消息報导之間的联系關系做更加遍及的阐發。

注释:

[1]邵宗海.两岸瓜葛[M].台北:五南出书社,2006.

467.htm.

[4][6][7]王天滨.台灣報業史[M].重庆:亚太圖书出书社,2003.

[5]Habermas, J. (1994). Three normative models of democracy. Constellations, 1 (1), 1-10.

[8]马潔牙粉,:两岸解冻,經濟得利[N].结合晚報,2008  -11-18.

[9]Wi妹妹er, R. D., & Dominick, J. R. (2003).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7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11]Gans, H. 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 and Tim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歡迎光臨 台灣免費直播平台交流論壇 (http://vipbtour.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3